
“喝茶叶容易得肾结石” 是很多人的顾虑,但真相是:正常喝茶叶不会得肾结石,只有 “不当喝法” 才可能增加特定类型结石的风险。关键要分清 “茶叶成分”“喝法” 和 “结石类型” 的关系,不用因噎废食,也别盲目乱喝。
肾结石分很多类型(草酸钙结石、尿酸结石、磷酸钙结石等),其中只有草酸钙结石,才和茶叶中的 “草酸” 有间接关联 —— 但这不是茶叶的错,是 “喝法” 的错:
- 茶叶确实含草酸(不同茶含量不同:绿茶约 200-300mg/100g,红茶 150-200mg/100g,乌龙茶介于两者之间),草酸会和体内的钙结合形成 “草酸钙”,若草酸摄入过多、尿液浓缩,才可能慢慢形成结石;
- 但要注意:我们吃的菠菜(草酸约 600mg/100g)、苋菜(约 1100mg/100g),草酸含量比茶叶高得多,却没人说 “吃菠菜得结石”—— 因为 “剂量决定风险”,正常喝茶摄入的草酸,远没到 “致结石” 的量。
不是喝茶危险,是这 3 种喝法把 “安全茶” 喝成了 “风险茶”:
有人觉得 “茶越浓越有味道”,每天用 20g 以上干茶泡 1-2 杯浓茶(比如保温杯闷泡几小时):
- 浓茶水的草酸浓度会翻倍(比如 10g 绿茶泡 500ml 水,草酸浓度约 40mg/100ml;20g 绿茶泡 500ml 水,浓度达 80mg/100ml),长期喝会让体内草酸摄入超标;
- 更糟的是,浓茶利尿作用强,若只喝浓茶不喝白开水,会让尿液变浓缩,草酸和钙更易结合,增加结石风险。
有人把茶叶当 “补水唯一来源”,一天喝 1-2L 茶水,却不喝一口白开水:
- 茶叶中的咖啡因有利尿作用,喝多了会加速水分排出,若不额外补白开水,尿液会变稠(像 “浓缩果汁”),草酸、钙等物质的浓度升高,就容易在肾脏 “沉积”;
- 其实 “防结石的关键是多喝水”,但得是 “白开水”,茶水不能完全替代 —— 正确的是:喝 1 杯茶,搭配 1 杯白开水,保证每天总饮水量 1.5-2L。
早上空腹喝浓茶,再吃鸡蛋、牛奶等高钙食物,是最容易 “踩雷” 的组合:
- 空腹时,茶水在胃里停留时间短,草酸会快速进入小肠被吸收;同时高钙食物中的钙也在吸收,两者在肠道就可能结合成 “草酸钙”,若不能及时排出,长期下来就可能形成结石;
- 正确的做法:饭后 1 小时再喝茶,给食物消化留出时间,减少草酸和钙的 “直接碰面”。
只要避开误区,喝茶不仅安全,还能补水,关键做好这 4 点:
-
选茶:优先低草酸的,少喝极浓绿茶
若担心草酸,可优先选红茶、熟普洱(发酵过程会降低部分草酸),少喝闷泡的浓绿茶;避免喝 “茶渣水”(茶渣中草酸残留多,别把泡过的茶渣嚼着吃)。
-
洗茶:先冲 10 秒倒掉,去 30% 草酸
泡茶叶前,用 80℃热水快速冲淋 10 秒(别闷),倒掉洗茶水 —— 这个步骤能去除茶叶表面 30% 左右的草酸和灰尘,后续喝着更安心。
-
控量:每天干茶 5-15g,别超 20g
正常成年人每天用 5-15g 干茶(约 2-3 小袋),泡 3-5 杯淡茶水(每杯 200-300ml),既能尝出茶味,又不会让草酸超标。
-
补水:喝 1 杯茶,配 1 杯白开水
喝茶的同时,一定要喝够白开水(每天至少 1L),保证尿液清澈(像白开水颜色),别让尿液变深黄 —— 尿液越稀,草酸和钙越难结合,结石风险越低。
若已经得过草酸钙结石,或体检发现 “草酸偏高”,别直接停茶,可先做 2 件事:
- 咨询医生:告知医生 “每天喝多少茶、喝什么茶”,让医生根据你的结石大小、身体状况给建议;
- 先试淡茶:若医生允许喝,从每天 5g 干茶、泡淡茶水开始,观察身体反应,同时多喝白开水。
总之,“喝茶叶得肾结石” 是个 “伪命题”,错的不是茶叶,是 “过量喝浓茶、只喝茶不喝水” 的坏习惯。只要喝得适量、喝得清淡,再搭配足够的白开水,就能安心享茶味,不用慌慌张张停掉喜欢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