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荡毛峰,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1。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 历史渊源
- 起源传说:相传在晋代由高僧诺讵那传来,距今已有 1600 多年茶史,是雁荡开山祖师阿罗汉诺讵那传佛同来的产物。
- 贡茶历史:北宋时期,科学家沈括几次考察雁荡,雁茗茶名传四方。明代,雁茗茶被列为贡品,并被列为 “雁山五珍” 之首。清代光绪年间,雁茗名声更盛。从永乐二年至清光绪三十四年,雁荡毛峰历时 500 多年作为贡茶,是全国贡茶历时最久的名茶之一。1964 年,雁荡茶叶始被定名为 “雁荡毛峰”。
- 产地环境
- 地形地貌:种植于乐清市雁荡山脉,雁荡山是一座典型的白垩纪流纹质古火山,主峰百岗尖海拔 1150 米,以奇峰怪石、古洞石室、飞瀑流泉称胜,悬崖峭壁、峰峦叠嶂,森林茂密,为茶树生长提供了独特的生态环境。
-
- 土壤条件:保护区土壤由雁荡山古火山风化形成,多烂石砾壤,为典型的风化岩土,汽水透通,肥土润泽,富含微量元素,土层深厚、疏松润泽,微酸性或酸性,富含有机质,排灌条件好,有利于茶树生长。
- 气候条件:属中亚热带海洋型季风气候,东面濒海,西北为雁荡山脉环抱,全年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降水量充沛,春夏水热同步,秋冬光温互补,高山常年云雾弥漫,低山空气湿润,夏少酷暑,冬无严寒,光照适宜,空气清新,环境无污染。
- 水文条件:乐清市靠山面海,雁荡山山脉纵贯南北,水系分支横穿市境北、中、南,注入乐清湾和瓯江,溪流发源于雁荡山脉,茶园灌溉水多为山涧泉水,水质清澈、纯净。
- 品质特征
- 外形:细紧微曲,翠绿显毫,峰苗显露。
-
- 汤色:嫩绿明亮,清澈透亮。
- 香气:清香幽长,高雅持久,具有 “幽香清甜” 的典型品质特征。
- 滋味:鲜醇爽口,回甘生津。
- 叶底:嫩匀鲜活,成朵完整。
- 制作工艺
- 鲜叶采摘:采摘时间为 2 月下旬至 5 月中旬、8 月上旬至 9 月下旬,茶树一芽一叶初展时为茶园开采适期。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三叶,特级雁荡毛峰要求鲜叶一芽一叶为主,一级雁荡毛峰要求鲜叶一芽二叶为主,二级雁荡毛峰要求鲜叶一芽三叶为主,采用提手采,不得掐采、捋采、抓采和带老叶杂物采摘。
- 摊青:摊放厚度随鲜叶的级别而定,厚度 3 厘米以下,一级以下厚度可适当增加。摊青时间一般为 6-12 小时,以叶面开始萎缩,叶质由硬变软,叶色由鲜绿转暗绿,清香显露,摊后叶含水量降至 (70±2)% 为适度。
- 杀青:机械杀青采用滚筒杀青机,温度控制在 200-280℃。手工杀青采用炒茶专用斜锅或平锅,掌握 “高温杀青,先高后低” 原则,锅温 130-150℃,投叶量为 500 克左右,杀青时间 6-8 分钟,含水量降至 48%-50%。
- 揉捻:杀青叶经摊凉后机揉,采用桶径 25 厘米、35 厘米、40 厘米等微型揉捻机,揉捻时间一般 15-25 分钟。手工轻揉在光洁竹篾匾内进行,双手捧住杀青叶,开始轻揉往前翻,转手向后捞回,用力要掌握 “轻、重、轻” 的原则,全程时间 2-2.5 分钟。
- 做形:机械加工有滚炒做形,揉捻叶解块后放入 120-180℃的滚筒杀青机内滚炒 5-8 分钟。手工加工有锅炒做形,揉叶放入炒茶专用斜锅或平锅内抖炒翻炒做形,锅温先高后低由 100-80℃。
- 烘干:待烘干机温度达到 90-120℃时投叶,薄摊至可见少量网孔为宜,烘干至含水量 5%-6%,达到用手指捏茶成粉为适度。
- 拣剔:待干茶温度降到空气温度相近时,及时拣剔,挑茶梗、老叶等不合格物,簸、扇去黄片、鳞片,筛去茶末。清净后复火,复火后装入茶箱加盖密封,防止吸潮变质。
- 营养价值:水分含量≤7.0% 以内,茶多酚≤26%,氨基酸在≥2.8%,水浸出物≥36%,具有抗氧化、提神醒脑、促进消化等功效。
© 版权声明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