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华毛峰又称九华佛茶,属绿茶类,是历史名茶,产于佛教圣地九华山及九华山山脉南北邻近地域1。以下是关于九华毛峰的详细介绍:
- 历史渊源
- 起源发展:九华毛峰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新罗僧人金乔觉渡海来华,至九子山(今九华山)中修行,并从新罗带来茶种,在九华山种植、繁衍。宋时,九华山茶崭露头角,左丞相周必大品尝九华山土产茶后,评价其滋味可与北苑茶媲美。明清时期,九华毛峰已驰名全国,《本草纲目》《茶史》《续茶经》等均有相关记载。1915 年,黄石溪毛峰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 文化传承:九华山是佛教中地藏王菩萨道场,茶与佛事互相促进,僧尼参禅饮茶以提神、清修,香客品茶领悟禅机、参悟佛理,九华山的诸多寺院至今仍保留着种茶、制茶的传统。
- 产地环境
- 气候条件:九华山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山高林密,云雾缭绕,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日照光度短,昼夜温差较大,有利于茶树氨基酸、茶多酚等营养物质的积累。
- 土壤条件:这里的土壤类型多样,主要为山地黄壤、黄棕壤等,土层深厚,质地疏松,富含有机质和矿物质,pH 值在 4.5-5.5 之间,非常适合茶树的生长。
- 品质特点
- 外形:外形细嫩如毛,色泽翠绿如峰,条索细紧匀整,白毫显露。
- 汤色:冲泡后,汤色碧绿清澈,明亮见底。
- 香气:香气清高持久,带有独特的 “毛峰香”,还伴有清新的花香和淡淡的兰香。
- 滋味:滋味鲜爽回甘,入口醇和,无苦涩感,茶汤醇厚,韵味悠长。
- 叶底:叶底嫩绿匀齐,芽叶鲜活,富有弹性。
- 制作工艺
- 采摘:一般在清明至谷雨期间进行,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或一芽二叶初展,要求芽叶鲜嫩、匀齐、无病虫害。
- 杀青:通过高温杀青,破坏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防止茶叶变红,同时散发青草气,发展茶香。杀青时锅温较高,一般在 150-180℃左右,以抖炒为主,抛炒结合,使鲜叶受热均匀。
- 揉捻:杀青后的茶叶趁热进行揉捻,使茶叶细胞破碎,茶汁溢出,初步形成茶叶的条形。揉捻时要掌握好力度和时间,力度由轻到重,再由重到轻,揉至茶叶成条,茶汁溢出为度。
- 干燥:干燥一般分两步进行,先进行毛火干燥,再进行足火干燥。毛火干燥温度较高,一般在 100-120℃左右,使茶叶散失部分水分,达到七八成干;足火干燥温度较低,一般在 80-90℃左右,使茶叶进一步干燥,直至足干,达到含水量要求,同时发展茶叶的香气和滋味。
© 版权声明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