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径山茶茶之家2个月前发布0110 基本信息 名称由来:因产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径山而得名,又名径山毛峰茶,属绿茶类名茶,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产地范围:主要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西北境内,具体包括径山镇、余杭街道、闲林街道、中泰街道、黄湖镇、鸬鸟镇、百丈镇、瓶窑镇、良渚街道共 9 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历史渊源 起源与发展:径山茶始栽于唐,闻名于宋,元、明、清时仍享誉不衰。唐天宝元年(742 年),行僧法钦在此开山结庵,他亲手栽种了第一批径山茶。唐大历三年(768 年),其徒崇惠被唐代宗李豫赐为 “国一大师” 之号。“茶圣” 陆羽一度隐居径山双溪将军山麓,在此著述《茶经》。 文化传播:南宋时期,“径山茶宴” 传入日本,日本至今流行的 “茶道” 就源于此。日僧圣一国师圆尔辨圆将茶籽带回日本播种,并仿径山茶制作方法生产了日本的 “碾茶”;日本高僧南浦昭明把在径山学到的种茶、制茶技术和茶宴礼仪在日本广为传播。 产地环境 地形地貌:径山属东天目山余脉,主峰窑头山为 1095.2 米,相对高度均在 500 米以上,来自东南的温湿季风易进难出而形成激烈对流,造就了多云雾、多漫射光的环境。 气候条件:径山茶区常年降水量大于 1400 毫米,气温相对较低,茶树在漫射光下生育,可产生较多的叶绿素 B,形成多种氨基酸,使茶叶香气四溢。 土壤条件:分布最广的是红壤中的黄红壤亚类,疏松深厚,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丰富,pH 值在 5.6-5.7 之间,为茶树栽培的最佳土壤条件。 品质特征 外形:为条索纤细的卷曲型毛峰,特级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初展,外形细嫩显毫,色泽绿翠。 内质:嫩香持久,滋味鲜爽,汤色嫩绿明亮,叶底细嫩成朵且嫩绿明亮。 制作工艺 摊放:将鲜叶摊放 6-12 小时,让茶叶适当失水,散发青草气,增进茶香。 杀青:利用高温迅速破坏酶的活性,制止多酚类物质氧化,防止叶子红变,同时蒸发叶内的部分水分,使叶子变软,为揉捻造形创造条件。 理条:采用斜锅,锅温 80℃-90℃,手工操作,先抛后理,抛理结合,使茶叶条索紧结、外形美观。 揉捻:通过揉捻使茶叶细胞破碎,茶汁渗出,增进茶汤滋味,同时塑造茶叶的外形。 干燥:最后经炭火烘干,让茶叶达到足干,便于保存,炭火的独特温度和气息,也为径山茶增添了独特的风味。 品牌荣誉 1979 年,被浙江省列为省级名茶;1991 年,获 “中国文化名茶” 称号。 1999 年和 2002 年,先后获省人民政府颁发的 “浙江省农业名牌产品” 和 “浙江省名牌产品” 证书。 2003 年和 2005 年,先后被正式核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原产地证明商标和浙江省著名商标。 2004 年和 2009 年,两届蝉联 “浙江省十大名茶” 称号。2014 年 5 月 16 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 “径山茶” 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文化传承与发展 非遗传承:2011 年,径山茶宴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22 年,径山茶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创新发展:当地通过举办径山茶宴公益体验活动、推出茶文化旅游产品、开展非遗活态化体验活动和教学课程等方式,推广径山茶文化。同时,还不断推进科技加持,如研发智能抹茶机、推出径山茶 “碳标签” 等,提升径山茶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声明 1、本网站名称:茶之家 2、本站永久网址:https://www.axczj.com 3、本网站的文章部分内容可能来源于网络,仅供大家学习与参考,如有侵权,请联系站长QQ244459404进行删除处理。 4、本站一切资源不代表本站立场,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本站一律禁止以任何方式发布或转载任何违法的相关信息,访客发现请向站长举报 6、本站刊载的文章及图片是为了介绍茶叶知识、普及茶叶文化而设,仅供读者个人学习和研究,以及其他非商业性用途。 关注抖音 关注快手 关注视频号 THE END百科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点赞0 分享QQ空间微博QQ好友海报分享复制链接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