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茶-天柱剑毫

0a113e193720250303145942

天柱剑毫是产于安徽省潜山市天柱山一带的绿茶,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 历史渊源
    • 历史记载:天柱剑毫历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著名,被列为贡品。唐杨华《膳夫经手录》载:“舒州天柱茶虽不峻拔遒劲,亦甚甘美芳香,良可重也。” 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云:“准南道舒州土生开火茶,每年民得采缀为岁贡。”。
    • 创制与发展:天柱剑毫于 1980 年恢复生产,经过 6 年的研究、试制,在 1985 年成功创制出名茶 “天柱剑毫”,使天柱名茶重放异彩,后被评定为全国名茶之一。
  • 产地环境
    • 地理位置:天柱山位于安徽省潜山县城之西北,属大别山余脉地带。茶园多分布在海拔 500 米以上的深山之中,如天柱峰西南麓的天仙庵、镇国庵、马祖庵、茶庄、横冲、五庙、下河村等地4
    • 气候条件:这里气候凉爽湿润,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77%,山区土壤主要是山地黄棕壤,成土母质主要为酸性结晶岩类,茶园有效土层深度多在 50 厘米以下,pH 值 4.7-5.7,含有机质 2.45%。
  • 品质特点
    • 外形:扁平挺直似剑,色泽翠绿显毫,匀齐美观。
    • 香气:具有清雅持久的花香,香气清幽,令人心旷神怡。
    • 汤色:冲泡后汤色碧绿明亮,清澈见底,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
    • 滋味:滋味鲜醇回甘,入口浓醇,过喉鲜爽,口中留香,回味甘甜。
    • 叶底:叶底匀整嫩鲜,芽叶鲜活,展现出茶叶的优良品质。
  • 制作工艺
    • 采摘:在清明后开园采摘,选择阴天或晴天上午 11 时前、下午 3 时后采叶,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要求芽头肥壮、匀齐、多毫、节间短,色泽黄绿。
    • 摊青:将采摘的鲜叶均匀摊放,使其散失部分水分,变软后便于后续加工。
    • 杀青:锅温控制在 160-130℃,每锅投叶量 250 克,开始时进行抖炒,当清香透发时开始进行理条,杀青时间约为 6-8 分钟。
    • 做形:锅温稳定在 90-80℃,时间 15-20 分钟,前期以理条为主,中后期结合翻、抖、理、捺、搭等手法,使茶条形成直、扁、平的剑状,待炒至六成干,茶条基本固定就可以提毫。
    • 提毫:在做形后期,锅温稳定在 50℃左右,将茶条理顺置于手中,双手轻轻均匀用力搓揉,使白毫显露,全程时间约 15 分钟,待炒至八成干时,起锅摊凉半小时待烘。
    • 烘焙:分为初烘、复烘、足烘三次。初烘温度 80℃左右,两锅杀青叶并一烘,烘 5-10 分钟;复烘温度 70℃左右,将初烘叶两笼并一笼,时间 10-15 分钟;足火温度 50℃左右,叶量为两笼复烘叶,烘 60-90 分钟,至足干,经拣剔后进行包装。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图形验证码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