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小花是产于安徽省桐城市的绿茶类历史名茶,属于皖西兰花茶品系,以下是关于它的详细介绍:
- 历史渊源
- 起源与发展:种茶历史悠久,文字记载可追溯到唐朝,明朝大司马鲁山公(孙晋)宦游时得异茶籽,植之龙眠山之椒园,椒园茶与顾渚、蒙顶并称,跻身 “贡品” 之列,后因其冲泡后形似初展花朵,得名 “桐城小花”。
- 文化传承:明清时期,伴随着桐城文派的崛起,桐城小花被作为贡品特贡朝廷。桐城历代文人雅士对其赞誉有加,清人姚兴泉《龙眠杂忆》载:“桐城好,谷雨试新铛,椒园异种分辽蓟,石鼎连枝贩霍英,活火带云烹”,《桐城风物记》亦载桐城小花 “品不减龙井”。
- 产地环境
- 气候条件:桐城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山区年均气温 14.5℃,适宜茶树生长,且山区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高,水源丰富,溪涧网布,壑谷间常年薄雾轻绕,有利于茶叶品质的形成。
- 地形地貌:地处安徽省中部偏西南、大别山东南麓,境内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山地、丘陵、平原依次呈阶梯形分布。桐城小花产区内山地面积广阔,为茶树生长提供了良好的地形条件。
- 品质特点
- 外形:成品茶外形舒展,芽叶完整,色泽翠绿,形似兰花。
-
- 汤色:冲泡后汤色嫩绿明亮,清澈无杂质。
- 香气:香气清鲜持久,带有独特的兰花香,香气清幽高雅,沁人心脾。
- 滋味:滋味鲜醇回甘,口感醇厚,茶味浓郁,饮后唇齿留香,余味悠长。
- 叶底:叶底嫩匀绿明,芽叶鲜活,富有生机。
- 制作工艺
- 采摘:旧时在谷雨前后开采,使用无性系良种后开采期提前到清明前,选一芽一、二、三叶,要求芽叶壮实、匀整、茸毛显露。
- 摊放:将采摘的鲜叶均匀摊放,使其散失部分水分,变软后便于后续加工,同时可使茶叶中的内含物质发生一定的转化,提高茶叶品质。
- 杀青:采用高温杀青,破坏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防止茶叶变红,保持茶叶的绿色,并散发青草气,发展茶香。
- 理条:通过理条机或手工操作,使茶叶条索更加紧直、匀整,进一步塑造茶叶的外形。
- 初烘:进行初步烘干,使茶叶散失部分水分,达到一定的干燥程度,固定茶叶外形。
- 摊凉:初烘后的茶叶出锅摊凉,使茶叶内部水分分布均匀,为复烘做好准备。
- 复烘:再次进行烘干,使茶叶达到更高的干燥度,进一步发展茶叶的香气和滋味。
- 剔拣:对茶叶进行挑选,剔除其中的杂质、老叶、碎叶等,保证茶叶的纯净度和品质。
- 提香:采用低温慢烘的方式,提升茶叶的香气,使茶叶香气更加浓郁、持久。
© 版权声明
THE END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