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茶-霍山黄芽(抱儿钟秀)

fd2ad7705e20250327095243

霍山黄芽是中国传统名茶,属黄茶类,以下是它的详细介绍:

历史渊源

霍山黄芽的历史悠久,可追溯到唐朝。据记载,当时霍山所产的黄芽已被列为贡茶。到了明朝,霍山黄芽的制作工艺逐渐成熟,品质也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在全国范围内享有很高的声誉。

产地环境

霍山黄芽产于安徽省霍山县大化坪镇金鸡山、太阳乡金竹坪、诸佛庵镇乌米尖等地。霍山县地处大别山北麓,属于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高。这里的土壤肥沃,富含多种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为茶树的生长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品质特征

  • 外形:芽叶细嫩多毫,形似雀舌,芽叶成朵,色泽黄绿鲜润。
  • 香气:香气清高持久,有熟板栗香或甜香。
  • 滋味:滋味浓厚鲜醇回甘,茶汤入口,滋味醇厚,回甘生津迅速。
  • 汤色:汤色黄绿明亮,清澈透亮,给人以清新之感。
  • 叶底:叶底嫩黄明亮,芽叶完整,柔软匀齐。

制作工艺

  • 采摘:霍山黄芽一般在清明前后开采,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至一芽二叶初展。鲜叶要求芽叶细嫩、匀齐、无病虫害。
  • 杀青:采用高温杀青,破坏鲜叶中的酶活性,防止茶叶变红,同时散发青气,初步形成茶叶的香气和形状。
  • 初烘:杀青后的茶叶进行初烘,使茶叶进一步失水,固定茶叶的形状,发展茶叶的香气。
  • 摊放:初烘后的茶叶进行摊放,使茶叶中的水分重新分布,促进茶叶内物质的转化,为形成黄茶的品质特征奠定基础。
  • 复烘:摊放后的茶叶进行复烘,进一步干燥茶叶,使茶叶达到足干,提高茶叶的香气和品质。
  • 闷黄:这是霍山黄芽制作的关键工序,通过闷放使茶叶中的叶绿素破坏,茶多酚氧化,形成黄茶特有的黄叶黄汤品质特征。

功效作用

  • 提神醒脑:霍山黄芽中含有咖啡碱等成分,能够兴奋中枢神经系统,起到提神醒脑、消除疲劳的作用。
  • 抗氧化:茶叶中的茶多酚、维生素 C 等具有抗氧化作用,能清除体内自由基,延缓衰老。
  • 抗菌消炎:茶多酚中的儿茶素等成分具有抗菌消炎的功效,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口腔炎、咽喉炎等疾病。
  • 降脂减肥:霍山黄芽中的成分有助于促进脂肪分解,降低血脂,对减肥和预防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帮助。

冲泡方法

  • 建议使用透明玻璃杯或白瓷盖碗冲泡霍山黄芽,以便观察茶叶的形态和汤色变化。
  • 水温以 80℃ – 90℃为宜,过高的水温会破坏茶叶的营养成分和口感。
  • 投茶量可根据个人口味和杯子大小适当调整,一般为 3 – 5 克。
  • 采用上投法或中投法冲泡,即先注水后投茶或先投茶后注少量水浸润茶叶,再继续注水至适量。第一泡浸泡时间约 2 – 3 分钟,后续每泡适当延长浸泡时间。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0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图形验证码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快捷回复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