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红工夫茶是浙江省出产的工夫红茶,以下是详细介绍:
主要产于绍兴、诸暨、嵊县等县。
民国时已有少量生产。新中国成立初,为适应向苏联及东欧国家出口红茶的需求,浙江省茶区由珠茶改制红茶。1957 年,绍兴青坛红茶初制厂和诸暨市山口红茶初制厂生产的 “兰花香型” 红茶受到中国茶业公司好评。
- 萎凋:50 年代晴天用日光萎凋,阴雨天用室内自然萎凋,后又出现加温萎凋和萎凋槽萎凋。一般鼓风气流温度控制在 35℃以下,春季加温,夏秋季只鼓风。
- 揉捻:揉捻是重要工序,细胞破坏率要达到 80% 以上,成条率达到 80-90%。揉捻车间要求低温高湿,制红茶的揉捻机揉筒直径比制绿茶的大,一般为 90 厘米和 65 厘米,分 2-3 次揉,加压掌握轻 – 重 – 轻的原则。
- 发酵:是品质形成的关键过程,室内气温以 25℃左右为宜,一般叶温比气温高 2-6℃,相对湿度在 95% 左右,发酵场所要空气新鲜、流通,摊叶厚度为 8-12 厘米,当发酵叶呈铜红色,出现苹果香时为发酵适度。
- 干燥:采用烘干,分毛火和足火两次进行,中间摊凉。毛火需高温快烘,摊叶要薄,烘至七至八成干时出烘干机;足火要低温慢烘,摊叶比毛火时厚一些。
- 外形:条索紧细挺直,色泽乌润,锋苗显露,毫色银白或灰白。
- 香气:内质香味纯正,有独特的红茶香气。
- 汤色:汤色红亮较浅。
- 滋味:滋味醇厚。
- 叶底:叶底稍暗。
- 1980 年被商业部评为金奖。
- 1985 年荣获国家优质产品称号。
- 2016 年 6 月,“越红工夫茶制作技艺” 入选诸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2017 年 1 月,斯根坤老先生和绍兴越江茶业有限公司被认定为 “越红工夫茶制作技艺” 代表性传承人和传承基地。
暂无评论内容